《饮料》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料》幼儿园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在尝试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对溶解现象产生兴趣。
2,记录操作结果,发现饮料味道的浓淡与原料及水的多少的关系。
3,丰富生活经验,练习生活技能。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培养幼儿对饮料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有条理有计划的做事及与人合作,乐意与人交流,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能用浓,淡,香甜,苦等词来表达饮料的口味。
2,温水壶,小盆,小勺,搅拌棒,果珍粉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品尝饮料,产生制作兴趣
1,出示自制饮料请幼儿品尝。
2,引导幼儿说说饮料是怎样做的。
3,根据幼儿的交流情况演示自制过程。
二,自制饮料,探索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饮料味道的浓淡与原料多少的关系。
1,介绍每一制作区的材料,引导幼儿发现杯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2,鼓励幼儿选择制作自己喜欢的饮料,并记录放了几勺原料。
3,重点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
4,组织幼儿与同一制作区的伙伴互相品尝,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发现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的原料越多,味道就越浓,加
入原料越少,味道就越淡。
三,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饮料。
1,引导幼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饮料,启发幼儿思考让饮料的味道变的好一些。
2,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办法,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饮料味道的浓淡与水的多少有关。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制作一杯饮料。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尝试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对溶解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了与人交流,丰富了生活经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发展不一,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交流各自的做法,学习同样的经验,促进语言交流,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还可以将延伸活动作一调整,鼓励幼儿尝试将饮料制作过程制作成说明书,这样不仅可及时帮助幼儿梳理自制饮料的经验,还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表达。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和讲述的习惯。
3.初步的探寻溶解的现象。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饮料,品尝过饮料。
2.材料准备:冷水、热水、一次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柠檬粉等、轻音乐的磁带、录音机、毛巾
活动过程:
一、创设到小兔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品尝“小兔”制作的饮料,说说自己喝的饮料。
提问:你喝的是什么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三、幼儿做饮料,引导幼儿边做边观察。
1、引导幼儿认识材料。
2、提出操作的要求:
(1)你们在做饮料的时候,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变化?
(2)与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3)要让做饮料的房间干干净净。
3、观察幼儿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饮料?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做饮料的过程和发现。
四、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品尝饮料,说说自己做饮料的发现。
五、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请客人品尝饮料,说说自己的发现。
文档为doc格式